近日,因Jason的推文引发了对以太坊发展现状的广泛讨论。受到Haotian、陈默等人的观点启发,本文也将探讨以太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我的一些个人看法。
陈默将以太坊生态比作一个楼盘,将散户投资者比作楼盘的购房者,而以太坊基金会则是该楼盘的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。回顾以太坊的发展历程,基金会作为“开发商”主导了早期建设阶段,类似于在空地上规划并建成楼盘的过程。这一阶段主要关注如何构建以太坊的基本架构,吸引初步的投资者。
然而,当前的以太坊生态已进入类似“交房”后的物业管理阶段。与实际楼盘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类似,以太坊的用户(投资者)也在对基金会的决策产生分歧。用户希望以太坊能尽快满足需求,比如提高网络的速度与流畅度,但基金会的长期战略则倾向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导致短期内用户需求被忽视。正如孟岩所言,以太坊基金会更多关注的是“最好”,而不是“足够好”。
实际上,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往往是简单、快速的解决方案。他们不会在意产品是Web2还是Web3的技术构建,更不会关心某项技术提升了多少,用户的核心需求仅在于解决当前问题。因此,当基金会采用长期方案解决问题而忽视用户的需求时,可能导致用户的不满,甚至流失。这种情况也会让外部投资者对以太坊的未来产生疑虑,可能会转向其他具有潜力的项目。
以太坊基金会和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日益明显。随着Layer2解决方案和其他公链(如Solana)的快速发展,市场对以太坊的“平静”表示担忧。基金会作为以太坊生态的重要一环,既要注重技术研究开发,也要关注市场的实际需求。仅仅关注技术而忽视市场声音,可能导致大量用户流失。
我认为,以太坊基金会需要在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,而非追求极致的解决方案。以太坊能有今天的成就已属不易,我们不应因暂时的危机而忽略其历史贡献。未来,如何提升生态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,才是以太坊持续成功的关键。
最后,用一句话总结:
时间和耐心,将是以太坊度过挑战的最佳解药。